——記214大隊物化探院龐家河V8項目組
地處秦嶺西段的陜西鳳縣龐家河工作區在夏天7、8月正當烈日酷暑,214大隊物化探院龐家河V8項目組已經野外工作20多天了。工作區山高林密,灌木叢生,海拔1078~1483.5米,一般相對高差200~500米,地形切割強烈,這些給野外工作的數據采集和處理帶來了較大困難,比如測線因為地形復雜達不到設計的長度、數據質量不高、近場頻率過高(達不到要求的勘測深度)、靜態效應明顯等。大隊和院領導一直都很關心項目的進展,當他們知道我們遇到的問題之后,積極聯系這方面的專家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姚院長親自來到項目組上和我們同吃同住,一起上山實地踏勘、實驗,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他提出的方案解決了有的測線因為陡崖阻擋和坡度太大不能做完的問題。在發射端埋鋁板的時候,為了能達到最好的接地效果,他親自跳到泥坑里面將稀泥抹平踩實,這種身體力行,不怕苦,不怕臟的精神為我們所敬佩。
V8多功能電法儀是根據214大隊地質勘查找礦需要花巨資購買的先進物探設備,集團公司、大隊都對V8電法儀在地質勘查找礦中的作用寄于厚望,對于陜西鳳縣龐家河深部及外圍地區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CSAMT)勘探工作,是V8電法儀在地質勘查找礦工作中的第一仗,是關系到增強信心和樹立良好形象之戰,項目組全體人員深感肩上責任重大。項目組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項目負責陳銘,工作認真積極,是整個團隊的靈魂,負責整個項目的組織實施及協調工作;技術負責干博、劉滄是今年剛參加工作的研究生,負責野外V8儀器測量數據采集接收,對于野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善于積極思考,勤于動手,問題總能得到及時解決;敖第堂負責測線布設開路,每天回來,手臂和臉上總有被荊棘掛破的傷痕,可他卻笑哈哈的說,沒事;司機杜師傅和呂師傅不僅每天接送我們,還兼做很多生活上的雜事。每天晚上吃過晚飯后,大家又開始了數據提取及初步處理、資料整理、技術討論、第二天工作安排準備。
集團也非常關心V8多功能電法儀的使用情況,專門派了兩名物探專業的博士李波和沈銘成來到項目組檢查和指導工作。兩位博士也與我們大家同甘共苦,白天共同上山實地指導、晚上技術計論,解決生產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在工作之余還和大家拉家常,了解我們野外一線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和生活情況。
集團公司、大隊將這么先進的儀器交給我們,是對我們年輕技術人員的信任,給了我們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各級領導的關心給我們增強了信心和決心,雖然我們面臨地形復雜等困難,但我們都會積極面對,不畏艱難、努力奮進,我們相信,通過努力,一定能圓滿完成這次工作任務,展現214大隊物化探院年輕一代物探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來源:物化探研究院 干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