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指標情況
全隊現有獨資、控股、參股經濟實體11個,產業分布與上年相同。從統計數字分析,1-6月全隊8個經營單位(不含參股公司)產值共完成局計劃的76%,同比增幅達89%;實現收入為局計劃的71%,同比增長80%;實現利潤完成局計劃的33%,同比增長361%;工業增加值完成局計劃的50%,比上年同期增長102%;上半年安全生產工作形勢較好,未發生安全事故。
上半年完成產值按產業劃分:地質礦產業同比增長6%,占總量28%;工程產業(勘察、水文、路橋)同比增長24%,占總量的27%;工業同比增長394%,占總量的33%;三產服務業與去年同期持平,占總量的11%。四大產業結構基本形成。
二、經濟運行特點
地質礦產業加大資金投入,基礎產業的主業地位得到鞏固。今年正式啟動了大隊地質勘查基金,首批確定了寧強縣等3個項目。截至6月底,地礦業及工程產業完成產值占大隊經濟總量的55%,較上年增長14%,穩中有升,基礎產業的主業地位得到鞏固。地質勘查工作將質量和成果放在了首位,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工程產業立足優勢技術,延伸產業鏈。工程公司今年來,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截至6月底共承攬勘察及水文項目28個,產值、收入同比增長97%和13%。尤其在尾礦庫勘察方面,延續了2007年的優勢,已成為陜南較為出名的專業隊伍。路橋工程創歷年最好水平記錄。
三產服務業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實現穩隊戰略。職工醫院圍繞特色醫院從根本上開展攻堅工作。積極多方籌資補充購進醫療設備,提升醫院各項裝備技術水平。高度重視醫療質量和技術工作,聘請知名專家帶動技術隊伍,對院內醫技人員加強培訓,走優質平價的發展之路,努力打造老百姓自己的醫院。
企業化改革順利實施,經濟發展快速上升。大隊企業化改革工作已經順利完成改制單位募股、持股會選舉、公司名稱預核準等工作,資產分離和評估、工商注冊等后續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大隊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長,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
產品項目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產業結構趨于完整。天然谷公司迅速,真正成為了大隊新的經濟增長點,產品活隊戰略成效顯現。目前大隊產業結構分布隨著產品項目的實施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工業收入占總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1%增加到34%。產業結構通過多年來持續不斷的調整后已趨于完整,向“礦業創效益、工程上規模、產品促增長、服務保穩定”的產業功能目標又邁出了一大步。隨著四大產業板塊按照各自定位逐漸做實做強,“地質立隊,礦業富隊、工程強隊、產品活隊、服務穩隊”的戰略也必將實現。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營性資產不足,盈利能力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經營性資產或不同程度缺乏流動資金,給單位發展帶來諸多困難,制約了單位經濟效益的提升。從上半年統計數據看,產值利潤率較低。
觀念依然滯后,管理方式仍待改進。地勘單位多年來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產權不清、企業治理結構不合理、缺少激勵約束機制、觀念滯后、開拓精神不強等,嚴重制約了大隊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生存發展。近年來通過改革和調整,有所觸動,有所進步,但由于受各種因素制約,步子還不夠大,未能從根本上得以改變。我們發展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更新觀念、與時俱進,要走的路還很長。